ZG,bqF1
如果抛去国家荣誉感和民族感情来说,这部由苏联作家瓦西里·杨的《蒙古人入侵三部曲——成吉思汗后世子孙》,还算是一部不错的、很有艺术性的反侵略历史、人物、传记小说。 zO0Q^G[{D
8EBo5_L
只是,生于1874——1954年的作者,经历了1900年中国清朝英、法、德、意、俄、奥、美、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抢掠的年代,小说成书时间又为1951年敏感时期。这套获得斯大林文学奖的作品就颇值得人寻味!这是想要告诉人们什么?——我侵略你有什么?你也侵略过我啊!是想表达这个意思吗?但是,按照小说所描述的公元1241年蒙古拔都汗二次西征,事隔850多年后八国联军不到蒙古,反到北京来“复仇”,如果拿这个给自己当理由,岂不是天下第一的一大笑谈。当然,这只是我读这本书时,时时出现在脑海里让人啼笑皆非的念头。 siva~
@2%D@4[
1951年,正是中苏交恶的开端。这样一套由外国人写的中国历史,即使是现在,也无法从政治上或从情理上来读。所以只能从他的艺术性所表现的优秀笔墨,放开民族狭隘性,以一种任何民族都反对侵略的大胸怀来翻阅。才能看到这本书中用诗歌一般的语言,描述的那段波澜四起的战争年代。 [V>h0|=Q
Q2Ie|IjS3
蒙古第二次西征的基本脉络是——【第二次西征(1235-1244)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灭亡西夏前不久死去,后三子窝阔台继任大汗。窝阔台于1235年派遣其兄术赤之次子拔都,率五十万大军再度西征。西征军很快就彻底灭亡花剌子模,杀札阑丁。不久又大举征服俄罗斯,攻陷莫斯科、基辅诸城,并分兵数路向欧洲腹心挺进。1241年,北路蒙军在波兰西南部的利格尼兹 (Legnica),大破波兰与日耳曼的联军。拔都亲率蒙军主力由中路进入匈牙利,大获全胜,其前锋直趋意大利的威尼斯,全欧震惊,称为「黄祸」。正当西方各国惶惶不可终日之际,拔都忽接窝阔台驾崩的噩耗,于是急速班师。】——摘抄 ] ! ~y];
Y
FnD*5
本书着重讲述的是拔都进攻基辅以及前后的那一段历史。瓦西里·杨怀着强烈的民族感和愤慨,描写了本民族正义勇敢、大无畏地反抗蒙古侵略者的行为的同时,也描写了蒙古侵略者的残暴和其他欧洲国家的懦弱和松散。他在描写俄罗斯使者加甫里尔·奥列克西奇时,完全是按照完美化的英雄人物所刻画的。这位俄罗斯使者高傲不畏强权,聪敏机智,于女色前毫不动摇,于金钱处也不贪婪,面对残暴的拔都汗,侃侃而谈,毫无怯懦,机智地从刀斧下救出黎民百姓后安全逃脱。在描写基辅保卫战时,重重刻画了全体战士民众浴血奋战,无人退出的场景。浑身浴血的千人团总基米特罗败后,面对拔都汗凛然正气,让这位侵略者也胆寒心惊。在描写其它国家时则满怀鄙夷,他写有的城堡满怀诚意地出城投降,却被劫掠烧杀一空。有的勇敢地选择反抗,结果蒙古侵略者反被吓的仓皇而逃,使他们在城墙上哈哈大笑……有的国家面临战事,还在骄奢淫逸,毫无戒备。有的国家松散不团结,被一战而溃。因此种种,整个欧洲才承受了蒙古人一直打到多瑙河的耻辱。 vEnFij
`^&it.5
瓦西里·杨笔下的拔都汗威严睿智、雄才大略,但同时也是一位残暴多疑,阴狠无情的统帅。从众多描写他的段落里,也不难看出作者即爱且恨的情绪。 (99~d7sA
"ZDlCf O^
抛去小说的主体人物,小说里对蒙古将领里的诺垓汗这个人描写的颇有趣味。这位“色”胆包天的蒙古人,不仅勾搭拔都汗赐予奥列克西奇的女人,还抢走了叔叔的女人,居然还在军事会议大帐外公开勾引拔都汗的妃子。而这样的一个人,不仅没被降罪,反而得到拔都汗重用。在这样一部书里出现这样一个个性鲜明却英勇无比的人物,让人感到很突兀。而其它几个人物,像巴格达使者“虔诚者杜达”,阿布德·拉赫曼刚开始的时候还很隆重出场,渐渐便隐没了。虽有后面几章介绍,贯穿全篇,但是已经个性全失。还有满怀爱意奔走基辅的雕刻家瓦吉姆。他作为中篇单独出场的人物,在基辅保卫战时即战死他乡。感觉上有些仓促。我怀疑,小说是不是被大量删减过? _QBXnmg&
T/D2x$KI~
其实,不管是否被删减过。小说的艺术性还是很明显的。小说诗歌一般的语言和情节,安排的很妥当和吸引人。刚开始几章,我还以为在读《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呢。所以,单单从小说的美感来说,这本同时具有普希金的唯美长诗和蒙古长调的凄凉背景下,战争和热血显得非常清晰和动人。所以说,他的作品构思精巧、描述生动是不为过的。 Otn-Rv-'}
m^9n"xEg
按照书中说明,感受一下外国眼里的中国历史,有些不一致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历史资料也是可以参考的。所以,我们要有准备、有理性地读,才能读出一点俄国文学的艺术性在小说里所起到的作用。 uEjocS^N
JB7Y?Hu
|
一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