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

2025 - 1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 2025 - 1 «»

存 档

日志文章


2007-06-20

创新行动重塑兵头将尾形象

水涨水落、聚散分合,难阻拉萨河奔向雅鲁藏布江的脚步;企事纷繁、环境多变,不改班组长们对创新管理最高境界的探求——苦干不如创新干,单干不如团队干,会干不如会管理,有文化不如有能力;知识须与思路配套,制度须与柔情配套,“身先士卒” 须与团队精神配套,以身作则须与公平、公正配套——拉萨河水,见证着中国企业班组长队伍的成长、成熟。

创新行动重塑兵头将尾形象

      走进拉萨,与雄伟的布达拉宫同时嵌入人们记忆的,就是这条被西藏人称为“母亲河”的拉萨河了。

      在我看来,这条发源于米拉雪山、流经拉萨市、最终汇入雅鲁藏布江的河流既无长江一泻千里的磅礴之气,也无洞庭湖烟波浩淼、波澜壮阔之景。然而,却以潇洒飘逸、蜿蜒含蓄的身形吸引着人们的视线。 自东向西而行的拉萨河,在我们眼前若隐若现,一会儿被群山遮挡,一会儿被绿树房屋掩没;一会儿远若天际,一会儿近在眼前;碧绿的河水时而阔满河滩,汇流向前,时而细如山泉小溪,散如枝杈。眼看着河滩裸露、水似流尽,可过不多久,不经意间往车窗外一瞥,就又看到河水依然在身旁缓缓流淌着。听当地导游说,任凭春夏秋冬水涨水落,河道聚散分合,它宁可九曲十八弯,也从不喧闹张扬、从不凝滞枯竭,带着特有的宁静、高雅和执著,不屈不挠地投入雅鲁藏布江的怀抱……

      变化多姿的河水竟让我突发联想:拉萨河精神,不就是当今数以千万计的在企业生产前沿摸爬滚打的班组长精神的真实写照吗? 搞了太久的企业班组宣传报道,在此之前我始终感觉,最难宣传的人物典型莫过于人称兵头将尾的班组长了。因为不管稿件来自何处,也不管所宣传的班组长姓何名谁,稿件中都会千篇一律地把班组长宣传成带头干活的典型,以身作则的典型,不曾相识的文字却在重复着相同的思维、雷同的工作方式、相似的情景片段,从而使班组长的典型宣传成了缺少特色、缺少新闻价值的宣传,“打铁先得自身硬”,是这些稿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显然,写稿人对班组长的评判标准来自企业长期形成的价值观,来自企业对班组长这一职务的思维定势:班组长,就是带头干活的人,就是脏活、累活、瘦活冲在前的人,却忽略了班组长的管理职能。在这种思维定势下所挑选、任命的班组长,自然就是以身作则、带头干活的典型了。

      尽管时代发展的需要、企业改革、创新的思维逐渐改变着人们对班组长的价值判断,注入班组长这一职位更多的管理要素,然而,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对班组长的传统认知却难以清除,是否能干,依然是评判一名班组长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而始终以此标准选树并宣传的班组长典型,显然落后于时代,离企业的现实需求相距较远。

      其实,正像在岁月的变迁中潜移默化的拉萨河一样,企业班组长们也在岁月长河的洗礼中、企业改革浪潮的冲击下演变着新的人生,其职业意识、价值观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最显而易见的变化,就是当今许多班组长在管理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开拓意识和创新思维,这一特点在同去西藏的优秀班组长身上可见一斑。

      6月6日,一场“当今班组长应具备哪些能力”的讨论在火车车厢里展开,与以往明显不同的是,无论是山东莱钢、上海宝钢等钢铁企业的班组长,还是长春一汽的班组长,他们切题的角度虽然不同,但所表现出的对创新管理最高境界的探求却一样的迫切,他们不约而同地把“管理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生产流程控制能力、质量管理能力、工艺改进和技术创新能力、上与领导下与组员的沟通能力”等列为班组长的必备能力。宝钢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8位班组长自豪地向大家介绍了由他们创造的管理班组新思路:三类指标、五个能力、一个目的,简称“351”。三类指标为:生产指标,管理指标,创新指标,旨在推动;五个能力为:学习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和谐沟通能力、自主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旨在拉动;一个目的为:创建现代企业制度和基层管理模式,让5制配套,即作业厂制、计划、点检定修、标准化、自主管理,旨在能动。他们的管理创新经验和思路,获得大家的共识和好评。 在班组长们西行一路的沟通交流中,有对过去埋头干却不落好的教训总结,有对人性化管理的追求和完善,有初尝管理创新甜头后的喜悦沟通,有对管理难题探索未果的疑惑,看得出,这些来自大型优秀企业的优秀兵头将尾们,几乎没人再把“以身作则”、“打铁还需自身硬”等传统概念挂在嘴边,也没有人认为靠罚、靠硬制度就能管好班组。他们普遍认为:尽管企事纷繁、环境多变,要当好新时代的班组长,必须更新观念,致力创新:苦干不如创新干,单干不如团队干,会干不如会管理,有文化不如有能力;知识须与思路配套,制度须与柔情配套,“身先士卒” 须与团队精神配套,以身作则须与公平、公正配套。其间,“学习、创新、管理”等成了大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

      除了管理创新,大家还不约而同地谈及工作中的自我创新,北京燕化、首都机场、南钢等企业的班组长认为,这次举办的优秀班组长进藏活动就是一次很好的实践创新,“在行动中成长”是新的管理思路,是一个具有创新意识的班组长最起码的认知,也是能够成长的基本前提,西藏之行充分证明:只有不停地移动自己的脚步、视线和思索,才能发现新风景,进入新境界!多年来,班组长就是这么一步步从行动中成长起来的。

      看“风景”如此,为人做事也是如此。 从西藏返京的列车刚过格尔木,山东莱钢和北京燕化的部分班组长就又与北京泽慧鼎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高级顾问高利恒、宋文强攀谈起来,他们从思维创新谈到实践中的创新,从对班组长组织创新、技术创新、指挥方式创新的探讨,到激励方式、学习方式、班组决策方法创新的实践,最后他们认为,虽说创新可以改善现有的不足,使工作和生产更轻松,但真正致力于创新的员工还为数不多,要想让更多的班组员工积极参与创新,就必须加快解决创新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如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新,如何尽快把创新成果变成生产力、应用到实践中,如何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确保创新成果的繁衍生息,如何以点带面,营造班组创新文化,如何领导师傅辈、父亲辈的员工投身创新等,而要使创新中的问题得以解决,还需上级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建章立制给以保证。

      北京至拉萨之路再长也有终点,可一路上畅谈的创新管理思路、诉说的班组创新故事、众议碰撞出的管理创新设想、达成共识的对未来班组管理的建议和构思,却像嵌入记忆中的拉萨河水一样流淌不尽,而班组长们的创新性思维和管理智慧,则是这条创新管理之河永不干涸的源头。



风含翠筱涓涓净  雨浥红蕖冉冉香
类别: 采写稿件 |  评论(0) |  浏览(13348) |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