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bs.bztdxxl.com/attachment/upload/50/29750.jpg)
论坛文集
湖南永州:唤醒沉睡千年的石刻
1200年前,唐代文学家元结在虞舜南巡之地——湖南永州,留下了《大唐中兴颂》等千古名篇,“大书深刻”在永州之野的悬崖峭壁之上,引来历代文人雅士题崖追仿,从而形成了祁阳浯溪碑林、江华阳华岩、零陵朝阳岩、宁 .. |
澄心堂纸上能画画吗
书画人爱纸,古今同趣。宋纸中传闻最甚者,莫过于澄心堂纸。 澄心堂纸始制于南唐,南唐皇宫有一处藏书之所,名“澄心堂”,由此处精制出来的特殊用纸,即名“澄心堂纸”,是宫廷御纸。 澄心堂纸的形制、 .. |
《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叉手礼
除了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节外,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对唐朝长安人生活细节的还原也令人津津乐道,如剧中人物行的叉手礼如今已经消失,而在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中却多处绘有叉手礼的人物形象。 现藏 .. |
林阳:题画诗的源流
题画诗是中国画中独有的艺术形式,在世界艺术史上独树一帜。虽然诗词与绘画各为不同的艺术范畴,各有其特点,不可替代,但两者相结合产生的新艺术形式,给人们更丰富的想象力与美感。 清代书画家方薰在《山静 .. |
山西吕梁首次考古发现北宋“柿色彩”瓷器
新华社太原3月11日电(记者王学涛)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日前公布2019年山西重要考古发现,其中考古工作者在吕梁地区首次考古发现北宋“柿色彩”瓷器,填补了吕梁陶瓷考古的空白,为这类极具山西地方特色的瓷器产品证实 .. |
成都琉璃厂出土大量五代至宋元瓷器
记者11日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于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期间对位于成都市锦江区的琉璃厂窑址开展考古勘探和发掘,发掘面积近3000平方米,清理出土窑炉、作坊建筑、水池、水井、挡墙、墓葬、灰坑等,以 .. |
敦煌壁画中的女性形象发布 致敬战“疫”一线女性
3月8日是第110个国际妇女节。在古老的敦煌壁画中亦存留着数量庞大的菩萨画像,并以慈悲怡然、饶益有情的形象为人熟知。隋唐以后,这些菩萨形象出现了很多温婉柔美的女性特征,形象可谓颇具风华气度的古代“女神”。 .. |
86岁老作家忆柏杨二三事:手稿、骨灰终回大陆
今年是著名作家柏杨诞辰一百周年,86岁的老作家周明日前在网络直播中回忆与柏杨夫妇交往点滴。在他的提议下,柏杨部分骨灰得以返回大陆。 周明与柏杨、张香华夫妇的友谊从1987年在香港开会结识后开始。此后的20 .. |
非遗公开课让神秘技艺走进生活
传承人集体上线,普通人隔屏跟学 疫情尚未结束,人们宅在家中的日子也已近两个月。这段时间,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日报客户端联合推出了系列短片《抗击疫情 北京非遗公开课》。 公开课每集不超过5分钟, .. |
西夏“鎏金铜牛”千年国宝“云”绽放
疫情之下,全国博物馆都进入暂时闭馆状态,但大众和文化近距离接触的大门,并未就此关上。在这个特殊时期,沿黄九省区博物馆联合推出“云探国宝”活动。 3月13日,宁夏博物馆讲解员周文訸在空无一人的博物馆内介 .. |
数错了?老北京口中的“九坛八庙一口钟”其实有11座坛
老北京有句“顺口溜”描述其坛庙建筑,叫做“九坛八庙一口钟”。北京现存的坛庙建筑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一类建筑群。为什么称其为一类建筑群?而不是一座或者一组。这是因为这一类坛庙建筑不是一处 .. |
《送瘟神》的精神内涵
罗元生 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以《第一面红旗——记江西余江县根本消灭血吸虫病的经过》为题,报道了当地消灭血吸虫病的消息。此时65岁的毛泽东,得知这一消息后,激动不已,欣然命笔,写成了不朽的诗篇 .. |
棋局或盲人摸象
人们下棋,不管是围棋、中国象棋、国际象棋等,低手往往看不出高手的布局。棋逢对手时,往往看不出对手的招数。下棋者总是感觉棋局胜负出乎预料,不确定因素和不可掌握的局势颇多,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由此,人 .. |
三国杂谈:勇敢者的游戏
勇敢,是一个人最大的美德和最可崇敬的品质。勇敢的问题,实质上是对生命、对死亡的态度问题。 人世间,别的东西,如健康、美貌、金钱、地位、荣誉等,无不希望早一点到达目标。只有死亡是例外。勇敢,就是不 .. |
范仲淹念书时 每月有多少生活费?
前段时间有一个热门话题:大学生一个月要花多少生活费,才算正常标准呢?有人说,至少两千;有人说,一千元足够了;还有人说,在消费比较高的一线城市读书,每月三千都得勒紧腰带。 今天我们把这个话题往前延 .. |
打广告、搞促销……古代也有“双十一”?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上官云)今年的“双十一”,消费者们显示出了极为惊人的购买力:在天猫直播现场,随着直播屏幕数字不断跳动,显示只用1分36秒,天猫双十一成交额超过100亿元。不少网友一边调侃自己 .. |
从上至下从右往左,数千年来汉字为什么这样读
汉字最初的行款应该是自由的,字序、行序并没有明确的规则。目前出土的大量疑似文字的行款方式,如江苏吴县澄湖良渚古井出土的黑陶贯耳壶,腹部的4个字呈横斜状排列;而江苏高邮龙虬发现的刻文陶片,可以分为两组, .. |
老北京什么时候兴起斗蛐蛐的?
蛐蛐,学名叫蟋蟀,又名促织。昆虫纲,直翅目,蟋蟀科,善鸣,好斗。因为一听到蛐蛐叫唤就知道是入秋了,天气将逐渐变凉,提醒人们:该准备过冬御寒的衣服了,故有“促织鸣、懒妇惊”之说。不知是谁先发现的,雄性 .. |
江苏人何时开始用席子?答案是6600年前
科技日报讯 (金凤)江苏的古人何时开始用席子的,古人的席子长啥样?近日,据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介绍,考古人员从江苏淮安的黄岗遗址发现一块距今约6600年的席子,这也是江苏境内目前发现最早的一块席子。 一 .. |
王府井不是王府的井
老北京的井多,“胡同”二字就被认为是由蒙古语的“井”谐音而来,至今很多地名也带有“井”这个元素。一般叫做“某某井”的地方,多半从字面理解,就可以认为旧时此处曾有一个“某某井”。 很多人将这个逻辑 .. |